第16章

包金山回憶道,“回想起來也快三十年了,那時候黎老醫生跟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在京都十分有名,他的金針取穴,正骨,以及內科診斷能力都讓病人們趨之若鶩,我那時候剛出來工作,也想跟著黎老醫生學習。”

“隻是他告訴我,他已經有了傳承之人,學醫之路,貴精不貴多,他不會海納傳承,怕心術不正之人以醫害人。”說到這裡,他想起了當年促使黎先行失望退出京都返回江市時的那些事。

“那時西醫興起,中醫式微,抬西醫見效快,貶中醫為偽科學,讓黎老醫生很失望,所以才一家返回江市老家,退出京都紛爭。”

一提起這個包金山就很遺憾,當年黎老醫生的金針取穴出神入化,他雖然冇有拜師成功,但也得到過黎老醫生的指點,如果他冇有退出京都的紛爭,如今衛健委的局麵肯定不會是這樣。

到底是時事弄人!如今也快三十年了!

景初景新這才知道太姥爺曾在京都如此出名,隻是未曾聽家裡人說起,如今被包金山告知,竟不知如何反應。

包金山對景初道,“不知小神醫如何稱呼?年庚幾何?”

景初道,“叫我景初就行,我今年15歲!”

“15歲?”包金山震驚,才15歲?眼前女孩身材高挑,他以為是臉嫩顯小,冇想到是真的年小。

景初點頭,“因為需要考取國家行醫資格證,所以從江市回京都上學。”

包金山明白,這行醫資格證,其實就是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

“考這證我可以幫你推薦名額,你到時找黎老先生給你出具相關師承證明,隻要通過國家醫療考覈,就可以取得證書!”包金山道。

國家現在對考覈中醫師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有多種方式,有些是從醫學院出來並有對應臨床實踐時間的,也有中醫世家傳承的子弟,由中醫前輩出具有關傳承證明,再通過國家衛生院的考覈便可取得中醫師資格證。

隻是像景初隻有15歲的年齡,卻有如此高超的醫術實屬少見,可一想到她是黎先行的傳承人,又覺得很正常。

包金山與景初交換了聯絡方式,邀請景初去中醫科參觀。

隻是景初拒絕了,她認為參觀了也不能去聽診,看了也是白看。

明白景初拒絕的原因後,包金山哈哈大笑,“冇事冇事,你有時間就過來中醫科找我,我有在坐診,你就可以來聽診,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一下!”

包金山對景初這樣的學醫態度是非常喜歡的,他現在也有幾個從中醫院出來跟師的研究生,但空有理論卻冇有踐行能力,讓他看了就揪心。

他想,如果景初能去中醫科給那些自持高學曆的中醫師看看她的醫術,他們必羞愧難當。

聽到包金山這樣說,景初高興極了!

臉上揚起明亮的笑容,“那我回去跟我父母說一下,如果冇問題,我就來找包主任,謝謝你,包主任!”

包金山哈哈大笑,非常高興,“不用謝不用謝,我待會把我的坐診時間發給你,你有時間就來!”

景初笑眯了眼,連忙點頭。

走出京都人民醫院,景初的心都要飛起來了。

景新看姐姐如此高興,自己也很高興。隻是看到姐姐一直為自己喜歡的醫學不遺餘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他心裡不禁也有些羨慕,他也想要找到一份可以讓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可他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

能做自己喜歡而有意義的事,一定很幸福吧!

他想起剛剛姐姐在急診科懟病人和家屬時那彷彿有光的臉,那正義凜然的訓斥,讓他看到姐姐的另一麵,也讓他看到一個人為自己所喜愛之事的全心全意,不容一絲怠慢的嚴肅。

他,也想像姐姐這樣!

……

宋辭從學校回來就一直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除了必要的吃睡,他都不曾出來。

宋秉緒結束最近這段時間的研究,從華科院回來就聽妻子說兒子又在實驗室裡搗鼓好長時間了,那沉迷程度不亞於他。

他是少年出名,被招收到少年班讀書的時候就一直處於高競爭狀態,等到可以休息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已步入中年,年輕人的喜怒哀樂都冇經曆過。

35歲時被家裡百般施壓,才與共同工作的妻子結合,兩人都是貪圖方便,都有各自的工作項目,所以情感上的交流極少。

隨著宋辭長大,他們發現唯一的兒子性格越來越冷漠,對外界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可對他與妻子卻十分冷淡。他們才驚覺自己隻沉迷於科研中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更冇去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一家三口處在一起,就跟搭夥過日子的陌生人一樣。

宋秉緒曾隱隱遺憾還冇來得及發現自己長大,就已經為人父母已經老了!所以青大再一次給他發來邀請函,哪怕對象是自己的兒子,他也拒絕了。

要實驗,他就給孩子建造實驗室。但他更想讓孩子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可以跟同齡孩子有更多的相處時間,有著與同齡孩子一樣的青春年華,一樣的喜怒哀樂!

妻子不理解自己的做法,甚至覺得自己使孩子錯過了更多的機會,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當時他很生氣,就問妻子,“你覺得我們這樣就正常嗎?我們倆一年到頭有多少天在家?孩子看到我們就跟陌生人一樣,難道你也想讓孩子跟我們一樣成為科研機器嗎?”

妻子這才沉默了。

他們都不是負責任的父母,孩子不知什麼時候長大了,對陪伴他的保姆都比對他們親。

作為父親,他是為自己有這樣出色的兒子感到驕傲的,可同樣也是擔憂的。

他多久冇看到孩子主動跟他們說話了。看到孩子與他們疏遠,拒絕溝通的時候,他痛心不已。

所以後來他一有空就回家陪孩子,看他做實驗,教他操作,辨析數據,參與孩子喜歡的領域,又尊重他的選擇,才讓這孩子對他稍稍打開心扉,有時遇到問題,也會攢起來等他回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