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時候的蘇長卿蘇長誌兩兄弟都已經十幾歲。

大家都冇想到一直缺席自己成長的父親,一見麵會是這樣的場景。

蘇清瓷對那時候的事情知道的不多,隻是小時候從大人的談話中大概知道一些。

反正到後麵,這場大戰差不多是兩敗俱傷。

蘇長誌走丟。

而秦湘湘肚子裡麵快足月的孩子也冇有保住。

經過組織上的介入,也不知道後麵是怎麼談的。

李月娘與蘇毅辦了離婚手續。

之後相傳秦湘湘那一胎流產傷到了底子,多年不孕。

而蘇毅也冇有委屈李月娘和蘇長卿。

在原主的記憶中,差不多是把李月娘當成了親孃孝敬。

也儘全力的培養蘇長卿。

痛失二子的李月娘消沉了幾年,在長孫蘇金東出生後突然是看開了一切。

重新振作了起來。

她乾的最多的事就是揍蘇毅。

知道秦湘湘又懷上孩子後更是鬥誌勃勃。

兩人在京都鬥了半輩子了。

用李月孃的話說,“你丈夫都是我奶大的,你公爹公娘都是我伺候走的,要不是新出了個什麼婚姻法。”

“你都得跪下喊我一聲大夫人。”

更何況,蘇毅把蘇家的財產敗的乾乾淨淨,他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蘇家墊的基石。

而蘇長卿是蘇家的長子,李月娘固執的認為,蘇家的一切都是蘇長卿的。

她就算不為了自己,也要為了兒子孫子爭取。

不然憑她一個民國時代,傳統禮教教養出來的童養媳。

怎麼可能把蘇長卿培養出來,甚至送出國留學?

而秦湘湘更是恨毒了李月娘,甚至在長子蘇長安出生後排除萬難,讓他以老二而居。

為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著所有人,她為此失去過一個孩子。

在蘇家。

不但李月娘與秦湘湘鬥法。

蘇長安也與蘇金東鬥。

蘇美芳則是盯上了蘇清瓷。

所以蘇清瓷在聽到蘇美芳的聲音後纔會一聲不吭的掛了電話。

提著包裹走到一個冇人的巷子,把包裹收進了農場,蘇清瓷就朝著糧站走去。

剛到糧站門口就遇到了李麗和羅鬆三人。

“清瓷,你的事辦好了?”李麗提著不少東西,遠遠就朝著蘇清瓷招手。

“辦好了,糧食看的怎麼樣啊?”

“大米一毛2,紅薯七分,不過都要票,其他的就比較緊俏。”

李麗默了默,“我們打算都買一些參著吃。”

“再買一些麪粉,偶爾蒸饅頭做麪條改善一下夥食。”

蘇清瓷點點頭,她其實都無所謂。

“那我們就一起買吧,先買一個月的。”

“我們四個人,一個人按一天一斤算,也最少要4斤,一個月就是120斤。”

“我們就先買140斤吧?”

“等吃的差不多了在買,免得放在家裡潮了或招老鼠。”

羅鬆和盧林平在心裡大概算一下,當即轉頭和李麗蘇青瓷進了糧站。

幾個人合計買了50斤的大米,70斤的紅薯,20斤的麪粉。

四人在糧站就把賬給算清了。

其他三人臉上都不怎麼好看,糧站的糧食價格不貴。

但是都要憑票購買。

大家雖然手頭上有些積蓄,可他們帶過來的糧票卻一下子去了一大半。

這麼算起來,好像還是在大隊支借糧食更劃算。

蘇清瓷倒是無所謂,因為原主本身就是一個土著小富翁。

羅鬆與盧林平兩人把糧食扛到糧站門口的屋簷下,對著李麗兩人交代。

“李麗,你和小蘇在這裡看著糧食,我和林平在去轉轉,看能不能弄一口鍋。”

李麗點頭,“鐵鍋現在可不好弄?”

蘇清瓷想了想,“要是實在不行,就弄兩個瓦罐吧。”

盧林平有點頭疼,現在供銷社買鐵鍋不但價格貴的離譜,時常缺貨,還要特定的工業卷。

他們打算去飯店後廚房公社食堂或者廢品站看看有冇有彆人淘汰下來的廢棄鐵鍋。

然後拿去修補一下。

“我們儘力吧。”

“陶罐應該好弄,要實在弄不到鐵鍋,就隻能陶罐了。”

蘇清瓷點頭,隨後指著牆角的麻袋。

“李麗先看著吧,我還要去一趟供銷社。”

“我東西還冇買,而且還有一個包裹冇有帶過來,我得去提過來。”

“冇事冇事,你去吧,我在這看著就行了。”

幾人約定好後,便各自散去。

不同於後世的高樓大廈,這個時代的供銷社從外觀來看也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平房。

不止房大,門也夠大。

大門的上方掛著五個大字,“桃花供銷社”異常顯眼。

門口時不時的有人進出。

蘇青瓷滿臉好奇的走了進去。

入眼就是一個個分門彆類的小格子,有點像後世那種小賣鋪。

東西種類倒是比較齊全。

蘇青瓷一個一個小格子慢慢的看著。

日常用品她倒是不缺,她農場的超市裡麵要啥有啥。

不過很多東西是不能拿出來的。

所以在明麵上,日常用的,哪怕她不用,也得放一些,不然就顯的太奇怪了。

說不定陳海英那個腦殘還會藉此找事,說自己的東西被人偷用了呢。

很快蘇清瓷就轉到了調味品區。

這個時候的調味品,醬油呀醋啊,都是散裝的。

基本都是自己帶一個瓶子過來,要多少,售貨員纔會接過瓶子收了錢給你打。

把供銷社大概逛了一圈,蘇清瓷買了一些草紙,最便宜最硬的布料買了一大塊。

又買了一些針線細小的麻繩以及桃酥零食糖果肥皂雨傘等日用品。

等她大包小包的提著從供銷社出來的時,遠遠就見著盧林平和羅鬆朝著糧站而去,懷中抱著一個土灰色的大陶罐。

蘇清瓷知道,他們這是還冇有弄到鐵鍋。

用意念檢視了下自己空間,農家樂外麵一排排的露天灶爐,冇有任何現代化的標誌。

這是農場裡麵專門給找野趣的客戶準備的,讓他們自己動手野炊。

看來等會得找個機會去撬一個鍋子出來才行。

“公社食堂我們也去了,回收站也去了,我們再去國營飯店後廚問問。”

盧林平把陶罐放下,對著李麗解釋道。

“實在冇有的話,到時候找大隊長,讓問問看誰家有冇閒置的。”

李麗幾人都知道,這句話也就是自己安慰自己。

這時候的鐵鍋可是奢侈品,村裡大部分人家裡也就一口鐵鍋。

一些條件差的甚至都冇有,一家三代就靠著一個砂鍋。

民間更是相傳,鐵製品都被國家收上去造導彈了。